經營者的話

掌握產業成長契機

近年來,常聽到人們說臺灣幾乎沒有冬天了,氣溫不斷上升,在時序才剛進入春天,家家戶戶就已經開啟冷氣。在我們享受著空調、低溫宅配和冷凍倉儲等所帶來的舒適便利時,2023年卻是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。與此同時,全世界各國也競相思索著如何改善環境,去年底召開的COP28(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)制定了「轉型脫離化石燃料」的決議,透過與會者提到的幾個論點,我們可以找到值得努力的方向和商機。

首先,2030年再生能源增加兩倍、能效成長一倍。這與「臺灣2050淨零排放」的目標相契合。以太陽光電而言,臺灣在2025年累積裝置容量目標要達成20GW,而2030年應增至31GW。因此,未來腳步要走得更穩、更快。茂迪領先同業推出下世代N型高效TOPCon電池,並製成模組產品,此產品的特點是在弱光環境及烈日高溫下,其發電能力較一般產品高出 2%以上,適合用於臺灣高溫多雨的特殊氣候,同時也解決了一般模組照光後功率衰減的現象,在高效創能的表現上符合市場趨勢與需求。

其次,永續農業及糧食生產,呼應農業部所提出的建立具氣候韌性之農業生產系統,以保障糧食安全並強化生物多樣性,確保永續農業發展。然而,根據2023年10月公布的「糧食供需年報」,臺灣的糧食自主率僅為30.7%,且呈現下滑走勢。這幾年,茂迪跨足漁電共生領域,亦開發光電型農畜舍大棚。所謂漁業為本、綠能加值,在糧食與能源都稀缺的時代,不僅有助於漁業轉型升級,也讓綠能的應用多一個發展方向。

「運用先進的科技來營造永續的環境(Modern Technology for a Sustainable World)」,是茂迪提出多年的企業標語,代表茂迪對於維護永續環境的堅定信念,市場上越來越多投資人以ESG檢視企業是否值得長期投資。

董事長 曾永輝

茂迪 ESG 永續發展

茂迪做為綠色企業的代表,產品本身的訴求即是節能減碳,有助於對氣候、生態及環境的保護。本公司電池與模組產品於2022年獲頒經濟部能源局「金能獎」之殊榮,該獎項係參考IEC國際太陽光電最新、最高標準與市場需求,評選出兼具性能及可靠度之高品質太陽光電產品,為對本公司生產之優質太陽光電產品的肯定。

同時,本公司運用持續開發的產品,迎接多元的商業模式,自行開發持有電站,包含政府標案、物流中心、農會、工廠屋頂、漁電共生及農畜舍等,配合法令政策鬆綁,讓太陽能在各個場域發展成長。

在投入社會公益上,茂迪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推廣科普教育,尤其深耕太陽能源教育。2023年舉辦第十七屆「南科太陽能模型車親子挑戰營」,在產官學界的努力之下,現場讓親子實地體驗太陽能車競速與闖關,用輕鬆有趣的方式,讓我們的下一代親身體驗再生能源的應用。員工也主動參與太陽能教育推廣的志工服務,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太陽能維護地球潔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。

配合政府正在推行的「公司治理3.0-永續發展藍圖」,良善的公司治理是健全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基礎,也是吸引投資人長期投資的關鍵,櫃買中心積極推動公司治理,以提升整體資本市場品質。本公司亦積極配合辦理,打造永續發展的競爭力,跟上最新規範的腳步,讓公司的經營更透明,投資人更有信心。

2023年受到國際通膨及升息持續、美中貿易爭端、俄烏戰爭膠著及中國經濟放緩等多重因素干擾下,總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,受到市場景氣影響,本公司營運表現低於預期,惟本公司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,仍維持全年獲利的成績,我們將透過核心技術的優勢,長期持續深耕綠色能源,與各界利害關係人互動,發揮正面的影響力,期許所有股東與同仁共享茂迪永續經營的企業價值。